涂刷墻面是 家裝 施工的重要一環,內墻乳膠漆成了現代很多家庭的首選。從選購到施工,乳膠漆并不像它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簡單,今天小編就向你詳細講一講這其中的門道吧!
了解乳膠漆
乳膠漆俗稱“涂料”或“墻面漆”,是水溶性裝飾材料,直接涂刷在室內墻面上,起到保護和美化墻面的作用,涂裝時需要配套使用底漆和面漆。市售乳膠漆產品只有通過綠色十環認證才是真正環保安全的產品。
掌握乳膠漆功能
市售乳膠漆的功能定位分成五大系列,從全功能的全效系列、多功能的五合一系列、加強型功能的超易洗系列、單一功能系列以及經濟實惠型系列等,不論國外的品牌如立邦或多樂士,還是國內品牌如經典漆等,都有對應的產品銷售。
摸清乳膠漆價格
乳膠漆的價格根據功能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全效系列在400元/5升左右,五合一系列在320元/5升左右,超易洗系列在250元/5升左右,單一功能系列在280/18升左右,經濟型系列在180元/18升左右,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家庭裝修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價位的產品。
詳查乳膠漆品質
乳膠漆產品須通過國家涂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合格后方可上市銷售,特別是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與游離甲醛兩個指標,數值越低,越是安全環保、品質可靠的產品。消費者可以在購買時要求商家出示檢測報告進行品質查詢,下表是檢測報告的圖例,以供參考。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g/L)≤小于游離甲醛/(g/kg)≤小于耐擦洗次數大于
國家標準2000.11000
經典牌
凈味全效產品120.0210917
某國際品牌
凈味全效產品190.086000
1、所有數據摘自國家涂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2、可至當地經典漆專賣店詳細查閱相關產品檢測報告
關于乳膠漆的若干“偷天陷阱”
一、底漆和面漆的關系。
我們翻開裝飾公司的預算,可以看到,在預算表上,一般都會有面漆的牌子,甚至型號,但是,卻有30--50%的公司預算上沒有底漆的牌子,還有30--40%的公司底漆寫的是宏漆,宏時麗,還有20%左右的公司底漆寫的是時時麗,美時麗,可能不會超過0.5%(我沒有看見過)的公司會寫同系列底漆,比如用多樂士金裝5合1的面漆就用多樂士金裝5合1底漆,但是,大約有1--5%的作的比較好的公司會在預算上寫用同品牌其他系列的專用底漆。
那么,這個是怎么會事啊?一個是認識問題,很多顧客或裝飾公司并不重視底漆,認為底漆是在里面的,沒有關系。面漆重要一點。實際并不是這樣的,面漆的好壞基層有很大的因素,底漆和面漆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面漆更重視細膩,色彩,耐磨等,而底漆的主要功能確實添平,遮蓋,防反緘潮,增加附著力等。我們很多時候看見表面起霉,脫皮,反底等,很多實際上不是面漆的關系,而是底漆的關系。
第二個原因就是成本問題,我們先來看看95%的裝飾公司用的所謂的底漆是多少錢啊?因為底漆不調色,一般人都購買的18升(或15升)大桶,這樣劃算點,而宏漆的01.04,宏時麗,多少錢一桶啊?50幾60幾,投2元多3元多一升。時時麗和美時麗要貴一些,120---140一桶,投6--8元一升,這樣成本的確是便宜了,不過,這些不是底漆啊,時時麗和美時麗是一種很便宜的面漆,廠家設計出來主要用在做廠房啊這些地方的面漆,你拿來當底漆,有用嗎?我看除了把墻面做白點,可以讓面漆多兌點水少花點面漆少花點成本有用,其他是毫無作用,甚至在附著力上還不如不要。
當然,真正同系列的配套底漆是很昂貴的,和他的面漆價格差距不是很大,我們在裝修的過程中也是要考慮成本性的,如何把成本性和使用質量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也是一個問題。比如,我就建議,除了個別顧客對質量配套的要求很嚴謹外,那么,對于大多數顧客,我們可以不采用同系列的底漆,用該品牌配套的專用底漆,那么從成本性和質量性上,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結合。當然,也不要用得太差,比如,我們室內涂料行業,對于名牌產品來說,8----15元一升的乳膠漆屬于低端,20---70一升的屬于中檔,70一升以上的屬于高檔,我們專用的底漆不用買很貴,不過買個20---25一升的還是比以前用的那種幾元一升的好很多了,何況以前那種并不是底漆。比如,很多裝飾公司常用的多樂士的金裝5合1或大師怡美系列,面漆差不多都是50幾60幾一升的,那么,的確從成本角度考慮,用同系列的底漆是有點過貴,不過可以選擇配套家麗安的底漆或芬美的底漆啊,成本也就在底漆上只增加了300.400一套房子。
當然,從裝飾公司目前的報價體系上看,利潤也不是很高,我們的顧客有道理要求他用同面漆品牌的底漆,但是,的確是如果不加錢要求用完全同系列的底漆,我認為還是要求有點高的,呵呵。增加300.400的成本,可能裝飾公司還是會同意的,畢竟他說不走道理,你用的不是底漆,是面漆,或者不是一個品牌的,不過增加1000.2000的成本,可能裝飾公司就不干了。反正我不會干。
二、關于兌水的問題。
這段時間因為馬上要上大師漆,也接觸了很多裝飾公司或者說項目經理,最讓我郁悶的是,他們最關心的居然是這個漆可以兌多少水,這個問題裝飾公司老板還不是很重視,項目經理和工程部的人是很關心的,甚至有很多項目經理因為我們要求嚴格控制兌水的比例,在公司已經定了這個牌子的情況下產生抵觸情緒,說這個東西的壞話。然后,我也到過很多賣乳膠漆的店內咨詢過,很多銷售人員為了迎合這樣的需求,或者說為了證明他這個漆可以多刷多少面積,完全亂介紹,有些介紹出來的面積必須要兌到30--50%的水才能夠做成,這個不是亂來嗎?
乳膠漆是不是必須要兌水?這個問題我仔細研究過,基本上沒有那個說必須這樣,而且大多數認為,在能施工的情況下,不兌水效果更好。那么,兌水這個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啊?
1.的確不兌水施工難度會增加很多,我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還是要結合實際考慮,的確從乳膠漆本身來說,不兌水最好,但是還是有一個施工的問題,不兌水的確比較稠,工人很不好施工,工價高不說,那么施工不好在好的漆也是不好的。特別是前幾年,用刷涂的方式多,那么刷涂,不兌水基本上很難施工,所以,那會很多廠家都推薦兌25--30%的水,不過,這2年基本都是滾涂了,呵呵,施工方式變了,不過兌水的比例可沒有變,還有增加,滾涂這種施工方式是不需要兌這么多水的。
2.認識誤區,很多漆工,項目經理,顧客,甚至涂料銷售人員居然認為兌水比例為以能夠蓋做底,不花為原則。所以,很多涂料的銷售人員說,我們這個東西固化率很高,可以多兌水,也可以蓋做底。這個說法說實話,完全是對專業知識了解不深說的,涂料的作用就只是蓋做底,那不用乳膠漆,你用滑石粉加膠水也能蓋做底,我們涂料刷在墻上除了蓋底,可能我們更多還要考慮漆膜的潤澤,好壞,耐磨,不掉粉,不起皮吧?如果以蓋底為最大的兌水比例來驗收兌水多少,那,我們的產品有些系列很多淺色漆的,只要是專用底漆,基層做好,面漆不用做2遍,做一遍有些就已經蓋底了,這樣說是不是大師最劃算?能夠這樣做嗎?裝飾公司的項目經理是滿意了,當時顧客也是看不出來的,不過因為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