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似乎關于金融危機最壞的一些消息減少了,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很多人開始認為經濟已經“硬著陸”,倒閉潮已經過去。而中國從“4萬億”出臺開始的一些列政策組合,也帶給人們很大的信心。盡管目前看來,未來的道路依然波濤洶涌,然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障礙重重的2009年,對于有實力熬過“嚴冬”的企業來說,如何抓住危機中的政策轉機脫穎而出?
農業與五金
農歷年剛過,國家的惠農政策就重拳出擊,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重點突出農業發展與促進農民增收,可以說是黨中央、國務院送給九億農民的溫暖而厚重的賀禮,更為致力于農村基礎建設的一些農用裝備制造業開拓了新的消費市場。
這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的文件,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1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是首次連續6年發布關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該文件分為五大部分,重點突出農業發展與促進農民增收,還有免除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學費等好消息,從《意見》,我們可以看出國家09年重點扶持農業的決心,而借由中央對農業和農村市場政策支持的回顧,一系列活動也為其他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對購買洗衣機、手機、彩色電視機和電冰箱等基本家用電器的農民給予13%的價格補貼。政府希望農村家庭的家電擁有水平能夠趕上城市家庭,這也是中國實現城鄉“均衡發展”這一中、長期國家計劃的一部分。此外,對于汽車行業,從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國家將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由此帶來的農村消費市場及相關五金配件市場的活躍,值得期待。
但同時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對這些惠農政策,您的企業有沒有做好準備?“海爾”曾經以為農民制造“能洗土豆的洗衣機”而為世人稱道,也正是這樣的體貼,使得“海爾”在此次“家電下鄉”中一舉拿下了15項產品許可。
中國是農業大國,近幾年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跟進,農業機械也有了新的發展,需要更符合農村市場的機械裝備。這些政策可能對磨料磨具行業帶來的利好,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農業――生產工具的投入,能對冶金行業產生刺激作用,鋼鐵行業也可藉此消化庫存,而依附于鋼鐵生產的耐火材料廠家,也可以受到好處。
農民――隨著金融危機帶來的農民工的“回流”,農業在今年會有更大發展。播種、耕作、收割、篩分谷物等農業生產的開展,也會帶來相應生產工具的消耗,磨料磨具行業的眾多企業,是否積聚了生產這些工具的下游企業的客戶,又是否為他們打造適合的產品呢?
農村――隨著惠農政策的深入,農村基礎建設工程將進一步開展,土木建造會帶來配套五金更大的消費市場,五金行業可以借鑒家電行業的家電下鄉的營銷方式開拓新的消費市場。根據五金行業的特點,開拓出新的消費市場,比如說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必然會加大建筑五金的使用率,,必然會加大建筑五金的需求。面對國內相關的拉動內需的一些政策,五金企業應該建立一些新的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