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IEA)近日發布《2007全球能源展望報告》指出,從現在起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近一半將來自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和印度兩國。報告預計,中國到2010年以后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頭號能源消費國。
面對經濟發展中如影隨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資源環境約束問題,中國開始尋求經濟增長模式的全面轉變,走節約型發展道路。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為此我國早在2005年已經把循環經濟做為國家重點項目。
2007年下發的關于《組織實施循環經濟高技術產業重大專項的通知》中做出了“相關企業可將其項目簡介和資金申請報告上報國家發改委,發改委將組織專家評審,擇優支持。”的政策上的鼓勵。
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程會強對專項實施給予高度評價:“我國已進入必須更多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高技術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核心動力和重要支撐,發展高技術產業對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戰略意義。”按照《通知》要求,發改委將在鋼鐵、有色、石化、建材、輕工等流程制造業中,組織實施循環經濟高技術產業化專項。
發改委上述負責人說:“專項實施的決定性力量是企業,哪家企業的項目符合《通知》要求,就可以承擔項目示范,獲得相應的資金支持。而專項實施的宗旨是引導企業做好節能減排降耗工作,通過先進技術引導行業循環經濟發展。從長期的執行效果預測,難免會加速相關行業企業的優勝劣汰,產生蝴蝶效應。”
企業應未雨綢繆,加強技術創新。對此建議,相關行業企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贊同,并顯示出參與該專項競逐的積極性。經濟模式的轉變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其經濟改革是遲早的事,因此,新一輪的企業淘汰賽在所難免!新的經濟模式轉變已經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