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 家裝 公司制定預算的方式,可真是五花八門、各有千秋:既有計件式算法、也有按工種分類算法;對于櫥柜來說,還有以米為單位計算造價的。很多朋友在裝修前如果走訪幾 家裝 飾公司,他們出具的預算在制定方式和報價上可能會相差較大,令人感到無所適從。即便是專業人士,面對各種自圓其說的預算書,也難保不被繞進去。
雖然不能斷言,裝修公司一定在預算直接費(裝修中材料和人工的直接成本)上做手腳,來獲得額外利潤,但僅僅6%-8%的管理費難以維持公司的生存發展,也是不爭事實。記者采訪過杭城許多 家裝 公司老板,他們表示,誰也不愿意被人罵成“奸商”,有些公司預算上的不規范,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市場把利潤攤得太薄了。可是大多數裝修業主的要求也并不高,他們只是希望能夠明明白白消費,希望裝修公司把錢掙在明處。 家裝 預算的通病
據調查, 家裝 預算中最讓消費者反感的是以下四種做法:一.裝潢報價中的“打悶包”所謂“打悶包”,就是把多個裝潢項目加在一起,使消費者看不清、也看不懂。即使項目分開列,也仍把主材、輔材、人工費混在一起,使業主無法參照材料市場價和人工指導價來審核報價。
預算單中工藝的說明常被省略,不同的工藝在技術難度、材料選用和工時上直接影響成本,如門的制作,由兩板實木板拼貼而成,和由松木檔料兩側貼九厘板的做法在成本上就有很大區別。 家裝 公司在制定預算時,應把實現工藝和材料明確告訴業主。二.工程量計算不規范
在家庭裝修中,工程量直接影響工程總價,而消費者恰恰缺少工程量計算方面的知識。有些裝飾公司會故意在預算中多報施工面積。其中,墻面面積、地面面積、墻地磚數量、櫥柜體積等是最要仔細核對的。
工程量和人工的重復計算也是常見的不規范現象。如大衣柜的不同開門間所共用的同一塊隔板被重復計算兩次;又如一堵主要由文化石組成的背景墻,公司在計算過背景墻工程量之后,又在文化石單項中將材料人工重新計算了一次;衛浴廚房的墻磚貼面的工程量計算上,門窗部分及柜體所占面積都按100%計入工程量。三.費用重復計算
在預算書的最后,會有一些諸如“機械磨損費”、“現場管理費”、“稅費”和“利潤”等項目,這些項目其實都屬于不合理收費。“機械磨損”是裝修中必然發生的,這些費用已經攤入了每項工程中;而“現場管理費”則包含于裝修總管理費中,這兩項費用其實都不應該再單獨立項。而根據“誰經營、誰納稅”的原則,裝飾公司的稅費更不該由消費者繳納。在裝飾公司已經把利潤攤入每項施工中,將“利潤”單獨計算,也屬重復計算。而在計算了大衣柜的人工費后,衣柜金屬把手的安裝費用另外計算,就屬于人工費用的重復計算。四.裝修工程漏項
在 家裝 中材料一般包括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在材料費用中所占比重較高的一般被列為主要材料。主要材料多數為面層材料,如木地板、木門、墻地磚、大理石、花崗巖等石材、涂料、油漆、木板(板材、線材)、吊頂棚面層、塑鋼門窗或鋁合金門窗、潔具、水龍頭、廚具、開關、插座等等。
一些裝修公司為吸引消費者,報價中故意省去一些必做的裝修項目,而在施工中再逐項提出,此時業主已是“騎虎難下”。所以應該核定預算中所列的工程項目是否齊全,是否漏了一些必須做的項目。解決辦法莫衷一是
裝修預算的不規范的確讓消費者頭疼。一包水泥可以鋪多少面地磚、而一升乳膠漆又能刷多少平方的墻面,各裝修公司都有不同的標準。許多公司在沒有給出工藝說明的同時,工程量和材料用量也是十家公司有十種算法。筆者見到一平方米大理石下面用兩包水泥的夸張個例,也見到過 家裝 公司十多張細木工板(每張板約為三平方米)“堆”出的四米長的壁柜,裝修公司有意將數量單位“米”錯算成“張”,這一錯材料用量就增加了三倍。
有業內人士曾想過借鑒國家頒布的工程預算“九四定額”來制定 家裝 預算。九四預算方式項目直接費的內容主要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組成,而材料分為主材和輔料兩部分。而伴隨透明的“九四定額”的,則是 家裝 公司收取高達18%-25%的管理費,讓許多杭州的消費者無法接受。此外,“九四定額”是根據工程項目編定的,在一些方面并不適用于家庭裝修。比如材料損耗上的比例,家庭裝修由于工程量較小,其材料損耗率一般會大于定額比例,另外九四定額中人工的工日是按照每天八小時計算,而在 家裝 工程中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間一般都達到10個小時,這樣,其中的工日標準通難以適用于 家裝 工程。
看來,這讓人頭疼的預算問題還得讓人頭疼下去。消費者也只能采用“模糊算法”,通過各種手段去了解裝修公司的大概毛利率,來衡量自己的合同預算劃不劃算。由于杭州各 家裝 公司的管理層都采取收益提成的方式分配薪資,所以一般說來,公司規模越大,管理層次越多,該裝修公司的毛利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