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陽光灑在小區綠地上,溫暖而不張揚,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灑水作業。旁邊的馬路上,是趕時間上班、送孩子上學的行人和車輛。10月12日清晨,星海中龍圓一派平靜祥和的景象。而兩個月以前,這個小區一度是全市關注的焦點。
該小區業主大會今年炒掉原物業公司,并自選了新“管家”,被媒體譽為“將寫入大連物業維權史的一次民主嘗試”。但隨后不斷升級的物業沖突,卻使小區陷入“失管”的混亂:一時間垃圾、雜草難以清理,竊案頻發,業主們強占了物業辦公用房和地上停車場、保安被打、夜間斷電、近40輛轎車一夜間被劃傷……
中龍圓只是一個縮影,因物業服務引發的糾紛近年來層出不窮。今年1月到8月,市消協受理有關物業服務方面的投訴達211件,同比增長了31%。因物業服務糾紛引發沖突和棄管事件、治安案件、訴訟糾紛亦屢見不鮮。
今天,回首當初的是非波折,中龍圓事件的當事人大多選擇了沉默。而當沖突和喧鬧過去,我們也有必要重新思考:業主和物業,是否真的就是一左一右的天然對立者;這對在小區和諧中不可或缺的“冤家”,又該怎樣重新審視和定位彼此的關系?
業主對物業的投訴焦點
提到物業服務,多數人脫口而出的,似乎都是牢騷和不滿。物業問題多,服務不到位,人員素質低成了普遍的印象。今年9月,市消協梳理出了物業投訴較多的代表性問題———
服務質量問題:報修多次一直不予維修或維修不及時;維修后仍出現同樣問題;多次修理不好或以無維修費為由拒絕維修;出現賠償方面的問題,物業與開發商相互推諉;維修時使用非環保材料;物業管理電話經常無人接聽;管理人員服務態度不好;因房屋未交納維修基金拒絕保修;小區內環境衛生差等。
合同履行問題:未交納物業費不給掛表;物業提供的服務與宣傳承諾不符;交納了氣源費,但一直未給安裝;私自將掛表費充當取暖費,卻不給掛表;單方面強制小區內的用戶安裝門、無框陽臺窗、購買太陽能熱水器、某通信公司的寬帶;不允許消費者自行雇傭力工;未經消費者同意私自拆卸電表;不交物業費不給鑰匙;不交暖氣費不給鑰匙;未交物業費拒絕改成分戶供暖;第一年無論是否入住都必須交納供暖費;限制使用兩部固定電話,否則要額外收物業費;交納固定車位費,其他車輛卻也可以停;交了停車費,車位卻無人清理積雪,造成消費者車輛無法停靠等。
收費問題:維修須額外交維修費;停車場收費不合理或亂漲價;收取停車費卻不保證車輛安全;還未入住要收取車庫管理費;物業代收公用事業費卻存在誤差;未經審批亂收垃圾費、衛生費、排渣費、裝修抵押金、裝修保證金;強制向小區用戶收取地下倉庫費、裝修工出入證費以及管理費;收費后不給開發票等。
管理問題:私自在小區內建停車場;私自撕下業主門上的“福”字;封閉小區的用戶物品丟失、窗玻璃被鞭炮炸碎;車在停車場內卻被損壞等。